為推動落實《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根據教育廳相關要求,廣元中核職業技術學院依托中核集團行業特色、結合行業紅色資源,構建了“三結合四貼近”核特色思政課。
設計三結合課程建設思路,提升學生對核事業的認同感
一是線上線下相結合。線上運用學習通傳承“兩彈一星”精神,搭建學校紅色思政課資源庫,實現取長補短、形成自身優勢;線下結合紅色資源展開面對面教學,拓寬思政理論課教學時空,提升思政課教學實效性。
二是實現企業核心價值觀與思政理論課教學相結合。立項校級課題,在教學中有機融入責任、安全、創新等企業核心價值觀,打造屬于學校獨特的思政特色。
三是新時代核工業精神與教學過程相結合。申報立項集團政研課題,將“新時代核工業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引導學生樹立核文化、核精神的自覺自信。
推進四貼近工作做法,強化學生對專業的認同感
一是貼近現實。錨定角色,組織認識、分析和解決問題式教學。圍繞中核集團核事業發展熱點問題和全球核安全形勢,就核電建設中的實際情況、學生關心的學習就業問題等進行理論結合實際的交流探討,在話題中落實思想政治理論學習。
二是貼近生活。走出課堂,開展生活化教學。通過選擇周邊中核集團成員單位非涉密場地作為思政理論課實踐教學場地,利用學?,F有資源打造核科普基地,讓學生在學習生活中親身參與體會核事業建設,并以模范榜樣人物現身說法增強思政理論課教學信度,提升實效性。
三是貼近專業。聚焦專業,實施引導促進專業強化的教學。結合核電單位崗位人才培養需求、針對學生專業實際精細化調整授課內容呈現形式,如專業優秀人物事跡、學校走出大國工匠等優秀畢業生事跡;針對專業發展需深入思考的問題安排學生課后作業和自主實踐任務,在教學評價中增設相關考量,強化學生對專業的認識和認同,提升專業素養。
四是貼近“核”特色。拓展視野,深入挖掘“核”特色教學資源促進教學。通過教師實地學習核工業發展史,線上分享學生資源,同時帶領學生觀看影片、學習時代楷模的先進事跡、舉辦核工業史講座等活動,進一步強化新時代的“創新”“強核”的使命擔當。